小剧种,唱大戏(文化市场新观察)
图为《穆桂英》剧照。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供图 制图:张芳曼 |
核心阅读
演员5次获得梅花奖、每年演出达500多场次、培育发掘一批婺剧新秀……近年来,依托省市两级对婺剧的保护扶持政策,浙江婺剧团不断优化体制机制,增强院团活力,并通过推出多版本制、送戏下乡等方式推广婺剧,让更多人感受这一古老剧种的魅力。
婺剧,俗称“金华戏”,是浙江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。
自2016年以来,浙江婺剧团已20次登上央视春晚、新年戏曲晚会、亚洲文化嘉年华等高规格文艺演出的舞台,出访49个国家和地区,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艺术的魅力。
演员5次获得梅花奖
跪步、吊毛、抢背、扑虎,一连串高难度动作,把许仙的情绪变化表现得酣畅淋漓。
这是今年5月,在江苏南京第三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竞演舞台上,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(浙江婺剧团)文武小生楼胜在演出婺剧折子戏《断桥》。
“难怪婺剧版的《断桥》有‘唱煞白蛇、做煞小青、跌煞许仙’的说法,文戏武做,绝了。”台下懂行者如是说。
最终,凭借婺剧折子戏专场演出,楼胜以得票第一的成绩摘得本届梅花奖。至此,浙江婺剧团已5次获得梅花奖,其中演员陈美兰还是“二度梅”得主。
梅花奖评委、昆曲大武生林为林点评:“浙江婺剧团展现的不仅是单个演员的个人技艺,更是所有演职员的‘家族技艺’。”此次演出,浙江婺剧团派出130人的团队,包括服装、化装、音响、灯光、道具、乐队等,须协作完成100多道程序。
确实,“梅花”的多次“绽放”也源自浙江婺剧团近年来不断深化院团改革的探索和努力。
成立于1956年的浙江婺剧团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陷入低谷,剧场卖不出票,剧团负债几十万元。1996年,通过公开竞聘,当时27岁的王晓平当选副团长,两年后担任团长。此后,剧团相继挂上了3块牌子:金华市三农艺术团、金华市歌舞团和浙江婺剧团。大剧场、小舞台、流动演出车,演出灵活、不拘一格。
依托省市两级对婺剧的保护扶持政策,体制机制不断优化。2012年,金华市将浙江婺剧团改制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,更名为“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”。2013年8月,金华市投资3.3亿元,在黄金地段的燕尾洲公园建成中国婺剧院,浙江婺剧团负责“院团合一”管理,硬件实力大增。
2019年,金华市出台《关于支持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“一团一策”,从加强优秀中青年人才培育、建立健全考核奖励机制、大力推进婺剧艺术普及、加大精品创作奖励力度等方面推出扶持政策。近几年,浙江婺剧团每年国内外演出达500多场次。
量身定制演员培养方案
“从没见过节目单上的演员表这样排。”
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原常务副团长赵承燕讲过这样一件事。2019年,陈美兰新剧目创作团队带着复排的婺剧《红灯记》到北京演出。看到节目单,赵承燕很惊讶:排在前面的两个主角是四级演员,排在后面的十几名配角和群演,却是国家一、二级演员。
扮演主角李玉和的李烜宇,在进团不满3年、只有23岁时就被委以重任,担纲第一主角。而饰演皮匠、卖粥大嫂、喝粥人、日本宪兵等配角的,是8名国家一级演员。
看完演出,赵承燕的疑惑变成了赞叹。一张节目单,也道出浙江婺剧团新老传承、“春色满园”的奥秘。“梅花”朵朵背后,有众多乐意成就他人的“梅花桩”。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(婺剧)代表性传承人、二度梅花奖获得者陈美兰,不到40岁就逐渐把舞台让给学生。“一个剧种的发展,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努力。”她的学生杨霞云32岁时也获得了梅花奖。
繁荣发展戏曲事业,关键在人。如果专业优秀人才青黄不接,何谈舞台艺术的繁荣精彩?
为了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作用,浙江婺剧团根据每名演员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培养方案。像陈美兰新剧目创作团队,就是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之一,目标就是“出人出戏”。团队先后打造了《宫锦袍》《基石》《信仰的味道》等优秀剧目,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等国家级大奖。
为了避免“老人退,新人废”的状况,充分调动新老演员积极性,让他们结对子,用师徒传帮带的形式提升后备青年演职员业务素质,还邀请知名导演指导排戏,以戏带功。对功底好、肯钻研的青年演职员,以“订单式”委培模式,选送他们到上海戏剧学院等院校深造。
培养人才,不光“为剧团”,也要“为剧种”。王晓平说:“婺剧的传承与发展决不能仅靠一两家‘龙头’院团,而要整体齐头并进,打造属于婺剧自己的发展‘生态圈’。”通过中国(金华)李渔戏剧会、“婺星争辉”婺剧青年演员挑战赛等活动,比赛和展演相结合、专业和业余相结合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,相继培育发掘了一批婺剧新秀。
下基层演出占一半以上
艺术是否精湛、人才是否优秀,得大奖固然是重要参照,但浙婺人更看重的是如何更好面向观众,多演一些观众喜欢的剧目。王晓平说,“婺剧的根在农村,婺剧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广大戏迷。”
这些年,浙江婺剧团在各种演出任务繁忙的情况下,“送戏下乡”的传统不断线,每年500余场演出中,下基层演的占一半以上。
王晓平感叹,婺剧有500多年历史,一直有博采众长、兼收并蓄的传统,本身就是高腔、昆腔、乱弹、徽戏、滩簧、时调6种声腔的合班。为了满足观众和市场需求,浙江婺剧团推出戏曲多版本制,从新剧目创作伊始就构思打造城市版、农村版、海外版等不同版本。过去只能在剧场里观看的剧目,如今,基层农村群众也有了在自家门口欣赏的机会。
像《穆桂英》就分3个版本:城市版走进各地剧场巡回演出,时长两小时左右,演员、乐队配备更丰富,舞美制作更华丽;农村版则适合深入田间地头,演出时间更长,适应农村舞台、电力等方面的条件,布景、灯光等相对简化;海外版则多次赴新加坡、法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演出。《断桥》等经典折子戏,除原型版、校园版、海外版外,还有为临时重要演出而打造的浓缩版。
不仅如此,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婺剧,浙江婺剧团还从2008年开始实施“婺剧进校园”活动。目前,全市100多所中小学成为金华市“婺剧进校园”示范学校,其中省级婺剧传承教学基地3所,市级婺剧传承教学基地6所,累计已有6万余名青少年接触到婺剧知识和相关培训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1年09月07日 13 版)
关键词: